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3#墩底节围堰气囊下河计算

[复制链接]

3005

主题

3016

帖子

985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59
发表于 2023-12-26 16: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工程概况
1、围堰参数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 3#墩基础采用圆端型双壁钢吊箱围堰施工。双壁钢吊箱围堰高度为 23.5m,顺桥向尺寸 40.0m,横桥向尺寸 68.2m,圆端设置半径 R=20.0m,围堰具体布置如下:

2、围堰下河方案
围堰采用分节制造,拼装,底节围堰在岸上拼装,采用气囊法下河。围堰底龙骨作为下河滑道;同时临时封闭前端护筒为围堰下河提供浮力,减小围堰在下河过程中的吃水深度。布置如下图:底节围堰高度 18m,底隔舱和底龙骨下设置两块厚度为 18mm,长 69m,宽 15.5m
的底托板。底节围堰下河总重量为:
3、气囊参数
采用直径 1.2m,长 15m 气囊。气囊间距 2.5m,共 48 个,具体技术参数如下:根据以上参数,单个气囊可以简化为刚度系数为 410t/m 的弹簧受力。

4、钢围堰下河地形
3#墩底节围堰拼装利用 4#墩围堰拼装的场地,根据二公司提供实测数据,入水口处 15m 范围的坡度约为 1:9。按照目前拼装进度,3#墩围堰在 4 月中旬下河,此时,水位变化不大,因此,围堰下河计算时,按 1:9 的坡道进行计算,在入水口预留 70cm 台阶,假定起滑时围堰情况如下:



气囊在岸上拼装时,48 个气囊平均受力,单个气囊受力为:3200/48=66.7t,此时,根据刚度系数反算出气囊工作高度为:1.2-66.7/410=1.0m。
二、下河计算
1、计算假定
围堰自重忽略坡度影响;围堰刚度相对很大,假定为一刚体;气囊受力假定为弹性体;同样时间里,围堰下滑长度为气囊移动长度的 2 倍;
气囊入水后即不考虑其作用;下河过程中,假定地基不发生沉降;
2、模型参数
整个下水过程分成 5 个工况计算。每个工况采用 MIDAS 建立计算模型,建模考虑单根滑道承受一半总重量。单元长度总长 68.2m,设定材料弹性模量为:2.1×1013N/mm3,使梁为一无限大的刚体(相对而言);单元截面为 1m×1m 矩形截面,材料容重为:234.6kN/m3,总重量为:2×234.6×68.2=3200t,比实际重量略重,偏安全。
浮力:根据设计图纸,建立三维实体,根据每个工况下入水长度截取体积与浮心。约束条件采用只受压杆件模拟,根据气囊参数,取弹性系数为 410t/m。每
隔 2.5m 设置一个,共 24 个。计算简图如下:

3、计算分析
(1)
工况 1:围堰前端距离水口 15m 时,在围堰前端铺设气囊,脱拉缆,围堰起滑瞬间。 经计算,在坡道上每个气囊受力 1600/24=66.7t,工作高度为 1.0m。气囊受


力满足受力要求。
(2)
工况 2:围堰前端刚好进入岸边,此时每侧 21 个气囊工作,岸上前端气囊受力增大,压缩变形后,围堰下滑角度开始变大。
(3)
工况 3:围堰前端刚好入水,此时每侧 18 个气囊工作,岸上前端气囊受力增大,压缩变形后,围堰入水角度开始变大。经试算,围堰入水角度变为 1:8.27,此时前端没有浮力。在坡道上气囊最大受力为 1765KN,工作高度为 0.77m。
(4)
工况 4:围堰前端入水后,围堰前移 10m,每侧有 15 个气囊工作。由于此时浮力较小,围堰入水角度继续变大经试算,围堰入水角度变为 1:7.35,此时前端浮力为 400.4t。在坡道上气囊最大受力为 2578kN,工作高度为 0.57m。此时后端有 2×3 个气囊托空,不再考虑托空气囊的作用

(5)
工况 5:围堰继续前移 10m,每侧有 10 个气囊工作。由于此时浮力增大较快,围堰入水角度开始变小。经试算,围堰入水角度变为 1:7.45,此时前端浮力为 1134.6t。在坡道上
气囊最大受力为 2132kN,工作高度为 0.68m。

(6)
工况 6:相对于岸上气囊作用中心点,围堰重力产生的力矩与浮力产生的力矩平衡,此时,围堰入水角度回归至 1:9。岸上每侧有 5 个气囊参与受力。
重力产生力矩为:Mg=3200×25.5=81600t.m
浮力产生力矩为:Mf=1728×46.6=80525t.m
Mf/Mg=80525/81600=0.99,认为重力产生力矩与浮力产生力矩相等。岸上共有 10 个气囊平均受力,单个气囊受力为:(3200-1728)/10=147t,工作高度为 0.84m。
(7)
工况 7:围堰由于惯性,继续往下滑,只至围堰全部入水,实现自浮。根据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当围堰完全自浮时,吃水深度为 4.37m(不含底龙骨
高度)。
(8)
围堰下河到位后,脱掉底板,围堰自浮,围堰+底隔舱重量共2897.8t,此时,围堰吃水 3.96m。(此时,每多吃水 1m 需 731.6t 自重。)
三、内支架计算
围堰起顶过程中,采用 MIDAS2006 建立底隔舱、围堰侧板和内支架模型。围堰侧板和底板采用板单元模拟,底隔舱和其他单元采用梁单元模拟;在底板底部
采用弹性竖向约束,弹性系数为 410t/m,围堰总体重量按 3200t 考虑,模型见下:

四、结论
1、围堰在下水过程中,围堰和气囊受力均满足要求。
2、河床情况:根据计算结果,预留安全水深,要求距河岸边 3m~50m 处水深不得小于 6.5m。并且必须保证围堰下水滑道外的上下游各 10m 范围内,水深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11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 3#墩底节围堰下水计算满足要求。

3、单个气囊在围堰下水过程中最大受力为 2578kN,工作高度为 0.570m。此时,气囊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5×3.14×(1.2-0.570)/2=14.84m2,则地基承载
力要求为:2578/14.84=174kPa。由于在下水过程的不确定性,要求滑道距岸边10m 范围内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250kPa。
4、围堰下河前,须对上、下游坡道的坡度进行测量,保证上游坡道与下游坡道之间的坡度相同,且上、下游坡道间没有高差。
5、由于气囊在整个下水过程中属于动态过程,而本算单仅以静态过程考虑计算,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本算单结果仅作为参考。
6、围堰在由钢凳支承转换至气囊受力的过程中,应密切监视气囊充气和漏气情况,保证气囊较为平均受力,坚决避免局部受力过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