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300自升式钻井平台气囊下水工艺方案
Cp300自升式钻井平台气囊下水工艺方案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cp300自升式钻井平台气囊下水,其他类似型船的下水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CB/T3975-1996《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CB/T3837-1998《船舶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要求》以及船型资料和相关进出坞技术要求。2.1船型主要参数资料:总长:Loa=59.75m 型宽:B=55.78m 空船重量:W=6443.1t下水状态:重量8309.6t 首吃水:2.5m 尾吃水:4.316m(此状态需移船到位后调整) 2.2船台资料:船台坡度:k=1/80,长度144m入水段坡道坡度:圆弧长度25m改造段:k=1/12,长度12m墩高:H=1m~1.74m (下水潮位不低于3.5m)3. 下水船舶及主要下水设备、设施的准备及要求 主要设备设施配置表序号设备、设施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1气囊 1.5x25 七层高压气囊 1.5x18七层高压气囊 1.5x(6~10)七层高压气囊141818
2卷扬机JC150(15吨)2下水队自带
3滑轮组4x100t4下水队自带
3拖轮2000HP以上2出坞牵引船定位用
4 系泊缆φ50×1002下水后定位
5拖带缆随船配1牵引用
6 艏部固定缆φ56×502固定船用
7 脱钩器100吨2(下水队自带)
8 充气装置
4(下水队自备)
3.1下水船舶的坞内工程全部结束并经验收合格,船体外部(气囊接触部分)不应有伤害气囊的附件和尖锐突出物。3.2 气囊设备应为按标准生产的合格产品,使用前应对气囊的使用性能进行检查。3.3 拖轮等牵引、拖带设备、设施应为运行安全可靠的完好设备。4.气囊布置及落墩方案4.1落墩时气囊型号及承载力计算:选用φ1.5×24的气囊10只,φ1.5×18的七层高压气囊5只,φ1.5×15的七层高压气囊4只,φ1.5×10的七层高压气囊3只,φ1.5×12的七层高压气囊10只详细布置见落墩气囊布置图,布置图中所有气囊下边都需要排放落墩工装。注:下水前需将三个钻孔位置需用钢结构加强,保证气囊气囊从上边通过时提供足够的承载力。
4.1.1 起墩时气囊的承载力:
气囊编号工作长度L m工作高度H m 工作压力P Mpa承载力F t
1470.920.16684
2470.880.16732
3470.800.16826
4470.730.16909
5430.660.16907
6310.600.16701
7310.550.16740
8310.470.16794
9250.410.16684
10200.350.16577
11200.30.16602
合计
8156
安全系数:K=8156/6433.1=1.27>1.26(满足标准要求)落墩操作程序如下:
4.1.2下水状态的承载力:选用 φ1.5×24的七层高压气囊10只, φ1.5×18的七层高压气囊5只, φ1.5×15的七层高压气囊4只, φ1.5×10的七层高压气囊3只, φ1.5×12的七层高压气囊10只,船尾运行至坞门处气囊布置如下图:
气囊工作高度:H=0.6m下水时平台重量为8309.6t(压载需要在移船结束之后进行)Q=π(D-H)/2 L· P·N=3.14(1.5-0.6)/2×(18×5+25×10+10×3+12×10+15×4)×0.16×1.02×10=12434(吨)下水状态的气囊安全系数:K=12434/8309.6=1.49>1.26(满足标准要求)4.1.3重心过船台末端(改造以后)时的受力分析: 潮高按高潮位3.5m计算
气囊高度0.6m此位置,平台首部水深1.03m,尾部水深4.6m,浮力为7591t,浮力矩=7591×31=235321(t*m)重力矩=8309.6×27=224359(t*m)浮力矩大于重力矩,说明在此位置以前,已达到尾浮,不存在尾跌落情况。4.2 牵引力估算船台区移船的牵引力:Fmax=W·(sinarctgk-cosarctgkμ)=8309.6×(sinarctg1/80-cosarctg1/80×0.01)=20(tf)为了保证按下水的安全,不考虑摩擦阻力,按最大下滑力设计牵引力。Fmax= W·sinarctgk=8309.6×sinarctg1/80 =104(tf)牵引力实取:120 tf
5. 下水条件要求: 下水作业环境应当满足下水作业要求,风力应不大于5级,能见度应不少于10米,夜间和大雾、大风、大雨天气不应进行下水作业,具体应视现场的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以确保下水作业的安全。6.简明操作工艺程序 待坞内工程完工且确认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水。6.1准备工作6.1.1准备工作:将气囊、牵引索具、充气设备设施运至现场待用。6.1.2气囊布置:按设计方案要求的间距及位置进行气囊的布置;6.1.3于艏部焊装设置两个个负荷不小于80吨的牵引耳板(位置不宜太低,以方便下水后割除),焊接位置应保证基本与卷扬机平行,牵引不会产生太大角度;6.1.4将平台(牵引耳板)与船台顶端的地牛由钢缆通过脱钩器进行有效的连接;6.1.5清除坞内及岸壁上的脚手架、电焊机等有碍于下水操作的障碍物品。6.1.6测量并预测下水水位,视水位情况调整下水方案和操作程序。6.2 落墩作业6.2.1按4.1.1图示中步骤进行落墩作业,落墩作业前卷扬机必须进行预紧,防止船体产生滑动。6.2.5撤墩结束后应对场地进行清理,清除障碍物及尖硬杂物,以免影响气囊滚动或扎伤气囊。6.3 坞门放水及坞门的起吊拆除6.3.1待检查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且确认合格后进行放水,放水时坞内船台的场地上不应有人,以免伤及人员安全。6.3.2 放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气囊的压力变化及平台状态,必要时对气囊的工作压力进行适时调整。6.3.3 待放水至坞门内外水位持平时,将坞门起吊拆除,拆除后对护舷气囊的位置、工作压力进行调整。6.3.4 坞门吊起后对坞门的密封槽按要求进行填充处理,以保证气囊正常滚动;6.4 船舶下水6.4.1 当坞门吊起后,再检查气囊、牵引设施全部到位并正常后,将拖轮调整到位,并按要求进行有效的拖带连接。6.4.2在卷扬机控制下将平台向水下移动,如果下滑力不够可采用气囊调整船首尾高度及拖轮拖拽等方法,将平台移至重心距1/80坡道末端20m的位置停住。6.4.3 在确认气囊工作位置及航道监管等情况均正常时,打开脱钩器,在拖轮的配合下,将下水平台向坞门外水下缓慢拖带、牵引移位、下水。 下水过程中应由专人统一指挥,在拖轮的配合下,将平台缓慢向水下移位,拖轮沿平台中心线(船台中心线)视水下水流的流向、流速情况,拖轮艏部向上游呈一定角度向外牵引船舶,(应避开下水船舶的通道,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牵引缆长度应不小于100米,以保证拖轮有效的避碰安全)牵引过程中,拖船操纵人员应注意观察下水船舶的浮态及位置,预见性的进行牵引方向的调整。6.5 船舶下水: 待平台安全出坞后,适时将系泊缆解除,完全由拖轮有效的拖带控制。将平台进行有效牵制、控制、系泊,收起气囊,下排工作结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