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吨散货船气囊下水可行性方案论证报告
7万吨散货船气囊下水可行性方案论证报告一、概述1 任务来源:江苏苏港船业为扩大造船能力,对其现有船台利用气囊上排下水技术进行7万吨级散货船建造并下水的可行性进行方案论证。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技术交流,对船舶利用气囊下水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7万吨散货船采用气囊下水技术进行建造下水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证。经过前期双方的考察和研讨,建造后拟采用船舶气囊上下水工艺技术进行下水。由于7万吨散货船属新开发船型,且尺度参数及空船重量较大,目前尚无采用气囊下水的范例,按照现行一般船舶的气囊下水工艺技术无法完成其下水工程。 前期对该型船进行气囊下水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方案论证。经近期初步方案论证认为:在采取针对特殊船型研制特型气囊、对现有船台进行局部改造设计科学的下水工艺方案等有效措施的前提下,能够满足该型船的安全下水。为了确保该船的安全下水, 二、基本资料 1船型资料:因目前尚未提供完整的7万吨散货船资料,故此暂以韩国C&重工提供的8.1万吨散货船总体图纸(总布置图、线型图、基本结构图、外板展开图机重量分布信息)。为论证依据进行气囊下水方案的可行性论证。2 设计标准:《船舶上排 、下水用气囊 》 CB/T3795-1996 《 船舶用气囊上排 、下水工艺要求 》 CB/T3837-1998《船舶用气囊下水工艺操作规范》 DB37/998-20083 船台资料:苏港造船提供的船台坡度:k=1/60、 k=1/18船台区域的布局及现场考察情况。 三、方案的可行性初步论证(一)气囊布置方案1主要参数:总长:LoA 229.00 m 型宽:B 32.26 m型深:D 20.10 m 下水状态: 首吃水:TF=0.783 m TA=3.914 m空船重量 W 13900 t2船型特点 本船巴拿马型散货船,其船体中部为圆舭简易平直线型,但艏艉两端线型变化较大。驾驶楼设在尾部,首部设有球鼻首。3、气囊承载力的估算及措施 由于该型船的船体尺度及重量较大,要采用常规的气囊下水工艺进行下水,很难保证其下水的安全,因此,必须对船体或船台进行研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才能保证安全下水。气囊采用骨架材料层数为八层的高承载力揉压气囊,规格分别为φ1.5m×12m、φ1.5m×15m、φ1.5m×18m、三种。按CB/T3837—1998估算气囊用量约为90余只。尾部采用单排12米气囊,舯后部气囊布置间距为2.8-3米,单肋位采用双排(12米+18米)两种规格气囊组合布置,间隔错综布置。舯前部气囊布置间距为3.5-4米,采用18米气囊单排布置,首部采用15米、12米错综布置。 起墩时视现场情况,个别位置予以补充气囊做一承载力的加强,以保证起墩安全。4、牵引力估算:牵引力:F=W.(sinarctgk±cosarctgkμ) 故取最大下滑力为设计牵引力:F=W.sinarctgk=14500×sinarctg1/60=241.6吨
(二)船台及配套设施1. 船台场地及合拢墩高要求:国家规范规定,一般墩高应不低于0.8米,气囊船台的墩高一般不应大于0.85米,船台区应为具有相应坡度的硬化地面,承载力应根据船型及工厂施工条件确定,应满足合拢坐墩的承载力要求,一般承载力要求在0.3-0.4 MPa 之间。场地应基本平整,地面上不应该有尖锐的杂物,以免扎伤气囊。入水坡道应有足够的长度,坡道末端应有足够的水深,坡度视地面标高情况确定,高潮水面以下部分应该按设计坡度进行坡道的铺垫处理,具体施工方法待详细设计时根据水文及地质情况论证确定,具体的修订参数待船型资料完备后进行下水工艺方案设计时,再作详细的设计论证。2. 牵引设备及设施:建议选用牵引负荷为20T的卷扬机2台,分别于船台首部前20米中心线两侧约15米处设置各一个地牛基础,作为气囊下水控制的牵引基础,此基础设计施工应兼顾考虑卷扬机固定基础。牵引采用两台卷扬机6倍率(钢缆走六)方式进行下水的控制。3. 充气设备:一般船厂的施工现场都有涂装施工用的空气动力源,其能够满足气囊充气要求。否则,应配备产气量为0.9L/Min,输出压力0.6Mpa的空气压缩机2-4台套。 4.墩架设施:可视情考虑设置合拢墩架,钢质、水泥墩皆可,高度一般为墩架木楔总高度控制在850mm以下为宜。(三)工程费用概算
四、 结论:通过以前期韩国某船厂提供的8.1万吨船型资料为论证依据,对7万吨散货船在苏港造船现有船台上进行建造并采用气囊下水技术进行下水的方案进行初步计算分析认为,该型船在对气囊设备、船台及其工装设施进行必要的研究、设计改造并研究专门的下水工艺方案的前提下, 下水工程队能够保证该型船采用气囊下水技术达到安全下水的目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