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气囊浮力打捞的自动脱钩装置
1 .一种水下气囊浮力打捞的自动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吊耳板和下卸扣,所述下吊耳板下端中部边缘开有向上延伸的卡接开口,下吊耳板的侧边留有焊接区域,所述下
卸扣末端延伸有两个并排且间隔的圆环体,两个圆环体内共同穿有可进入卡接开口内的销轴,两个圆环体之间的间隔大于卡接开口处的下吊耳板的厚度,下卸扣连接有吊索,所述吊
索捆绑有气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气囊浮力打捞的自动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吊耳板,所述上吊耳板上端中部边缘开有向下延伸的卡接开口,所述吊索连接有上卸扣,所述上卸扣末端延伸有两个并排且间隔的圆环体,两个圆环体内共同穿有可进入卡接开口内的销轴,两个圆环体之间的间隔大于卡接开口处的下吊耳板的厚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气囊浮力打捞的自动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吊耳板为左窄右宽的立板,所述焊接区域位于下吊耳板的右侧边,卡接开口底部为可与销轴相配合的圆弧形,卡接开口从底部至开口的间距逐渐增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气囊浮力打捞的自动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吊耳板的侧边设置有磁铁
目前,一般利用橡胶气囊充气后提供浮力,来进行打捞或水下安装施工作业,通常在气囊的外部捆有吊索,吊索下部通过连接索具来固定被打捞物。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存在需要在水下进行吊索拆除,这时需要潜水员下潜到工作位置进行吊索的摘除,如果作业水域的深度大,或水质浑浊视野差,则对潜水员的操作技能和保障设备提出较高的要求,增加操作人员的水下风险。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拆装,减小操作人员操作风险的水下气囊浮力打捞的自动脱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水下气囊浮力打捞的自动脱钩装置,包括下吊耳板和下卸扣,所述下吊耳板下端中部边缘开有向上延伸的卡接开口,下吊耳板的侧边留有焊接区域,所述下卸扣末端延伸有两个并排且间隔的圆环体,两个圆环体内共同穿有可进入卡接开口内的销轴,两个圆环体之间的间隔大于卡接开口处的下吊耳板的厚度,下卸扣连接有吊索,所述吊索捆绑有气囊。
上述还包括上吊耳板,所述上吊耳板上端中部边缘开有向下延伸的卡接开口,所述吊索连接有上卸扣,所述上卸扣末端延伸有两个并排且间隔的圆环体,两个圆环体内共同穿有可进入卡接开口内的销轴,两个圆环体之间的间隔大于卡接开口处的下吊耳板的厚度。
上述下吊耳板为左窄右宽的立板,所述焊接区域位于下吊耳板的右侧边,卡接开口底部为可与销轴相配合的圆弧形,卡接开口从底部至开口的间距逐渐增大。
上述下吊耳板的侧边设置有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对气囊进行放气时实现了自动脱钩,避免了吊索的水下拆装,操作更加方便,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对潜水员的操作技能和保障设备要求不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水下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水下气囊浮力打捞的自动脱钩装置,包括下吊耳板和下卸扣,所述下吊耳板下端中部边缘开有向上延伸的卡接开口,下吊耳板的侧边留有焊接区域,所述下卸扣末端延伸有两个并排且间隔的圆环体,两个圆环体内共同穿有可进入卡接开口内的销轴,两个圆环体之间的间隔大于卡接开口处的下吊耳板的厚度,下卸扣连接有吊索,所述吊索捆绑有气囊。
如图4所示,还包括上吊耳板,所述上吊耳板上端中部边缘开有向下延伸的卡接开口,所述吊索连接有上卸扣,所述上卸扣末端延伸有两个并排且间隔的圆环体,两个圆环体内共同穿有可进入卡接开口内的销轴,两个圆环体之间的间隔大于卡接开口处的下吊耳板的厚度。下吊耳板为左窄右宽的立板,所述焊接区域位于下吊耳板的右侧边,卡接开口底部为可与销轴相配合的圆弧形,卡接开口从底部至开口的间距逐渐增大。下吊耳板的侧边设置有磁铁。
首先将下吊耳板的焊接区域焊接在固定板上,或者通过磁铁将下吊耳板与固定板吸在一起。正常情况下,气囊充气提供浮力,浮力拉紧吊索和下卸扣,保证下卸扣的销轴始终在下吊耳板的开孔内;当对气囊进行放气,气囊内气体排出,浮力减小,吊索受力减下,当气囊提供的浮力小于吊索重量和下卸扣重量时,下卸扣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下卸扣销轴从下吊耳板的开孔内向下脱出,从而实现自动脱钩。为了提高稳定性,同时在采用上吊耳板和上卸扣,用吊索将气囊的上部也固定住,上吊耳板与下吊耳板结构相似,上卸扣与下卸扣结构相似,连接方式也基本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声明:以上有关船用气囊和橡胶护舷的资料部分会青岛永泰长荣工厂技术资料,也有网络上搜集下载所得,本着气囊护舷行业资料共享的精神,我们拿出来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0532-84592888删除,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