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osea 发表于 2022-3-17 14:44:30

国际标准谱新篇,济南昌林气囊厂介绍


2011年12月30日,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主导起草编制的“船舶下水用气囊”国际标准ISO 14409:2011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新闻发布会之所以隆重,是因为这项标准和对应的技术完全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参加会议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综合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等单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产业新闻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水运报,中国船舶报,中国船检,中国标准化等新闻媒体做了报道。
   2013年5月1日,国际标准再谱新篇,第二个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主导起草编制的标准:“船舶用气囊下水的方法学”(ISO 17682:2013)由国际标准化委员会正式发布。这二个国际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创立的船舶气囊下水新技术提到了国际认可,成为船舶下水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它也标志着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一直站在这一领域的前沿,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让这朵创新之花灿烂绽放。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到今天已经整整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在公司董事长孙菊香女士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路。在头一个十年,公司以提高船舶下水气囊的品质为主攻方向,研究了下水气囊的受力特点、强度理论以及制造技术,在第一代“环绕贴敷,整体制作”气囊的基础上,又开发出第二代“高承载力多层揉压气囊”,形成了高强度、抗爆、抗剪切、耐揉压的新型结构下水气囊,为万吨级以上船舶采用气囊下水创造了条件。
   后一个十年,在气囊制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致力于高新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2002年,第一艘万吨级油轮“舟海油28”轮采用昌林新一代气囊下水获得成功,成为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下水的起点。2010年12月,70000吨级散货船“新东莞1”号在浙江省舟山市正和船厂采用昌林气囊下水获得成功更是锦上添花。该船总长222m,型宽32.26m,型深18m,下水重量达到 13000吨,使得大型船舶适用的气囊下水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这艘船上,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气囊下水新技术,其中有不等间距气囊布置和气囊拼接新方法,气囊下水专用坡道设计以及气囊下水的计算机程序等新举措,使整个气囊下水技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2011年11月20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CP-300自升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辽宁盘锦辽河石油装备制造总公司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承包气囊下水首获成功。海洋钻井平台利用气囊成功下水属国际首创,开创了气囊下水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先例。接着在2012年11月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HTV海上风电设备安装船“辽河一号”采用气囊下水再次创造奇迹。该船总长144米,型宽40米,型深10.75米,下水重量达到13000余吨,标志着装有高端技术装备、形状各异的海工船舶得以利用气囊安全下水。
   在这二十年中,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结出一个又一个硕果:
1999年5月19日,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在旅顺利用气囊横向下水技术将一艘工程船“海建3002号”顺利送下水。
   2006年7月25日,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承包3500立方液化气运输船“长能号”在湖北黄冈市利用气囊顺利下水,开创了V形底船舶气囊下水新技术。
   2008年5月,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协助完成了武汉“中山舰”陆上长途迁移的壮举。气囊迁驮全程达到625米,谱写了光辉的一曲凯歌。
   2009年12月22日,国内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大吨位自航式半潜船“希望之路”号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承包在天津滨海新区顺利下水。
   2010年5月28日,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采用气囊上下水技术,将一艘密挤砂桩船顺利拉上船台,进行修理后再送下水。该船桩架最大高度达75米,重量达3000余吨,为进一步研究大型特殊工程船舶气囊上坡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3月15-17日,烟台打捞局船厂建造的3600吨打捞起重船“德浮3600”采用气囊滚装移位至半潜驳,再由半潜驳下潜使船舶自然漂浮的组合下水方式,开创了气囊在平地造船下水技术中的应用先例。
   每一次拓展,都包含着新的创意,融入昌林人的智慧。
创意无极限,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一直关注着世界造船下水技术前沿的发展,与时俱进,使我国首创的船舶气囊下水技术潜力不断开发出来。下一个目标是突破10万吨级船舶的气囊下水技术关,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际标准谱新篇,济南昌林气囊厂介绍